卜希霆,齐 骥:《新型城镇化的文化路径》(《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31年第7期)
摘 要: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举措,在新型城镇化进程 中,如何保持文化的传承、文脉的延续和历史的记忆,将成为不容回避的文化命题。文化是新型城镇 化的灵魂,是新型城镇化内在的精神力量,是对城市文明进步的强烈向往和不懈追求,是推动城市文 化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先决条件。在新型城镇化狂飙突进的洪流中,必须切实坚守 “关注城市遗 产”“关照城市美学”“关怀城市公民”的城市文化使命。以根植文化自觉为灵魂,以凝炼文化特色为 驱动力,以优化城市结构为导向,注重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人文关怀融合互动,强调历史文化和现代 文化的和谐共生,探索一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文化发展之路。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文化路径; 文化诉求; 文化使命; 文化发展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新型城镇化战略部署是我国调 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举措。新型城 镇化战略对现阶段我国城市向 “重质量、集约化、生 态化”的转型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新型城镇化 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路的一次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也将是改革开放以来 再一次攻坚克难、继往开来的历史性跨越。一方面, 新型城镇化契合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 另一方面,新 型城镇化必须面对当前突出的矛盾和问题,直面一系 列困难和挑战。近年来,尽管随着中国城镇化建设的 不断推进,制度日益深化创新,市场经济日趋成熟, 城市群空间结构不断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方向和市场资 源配置方向,逐步演绎出愈加丰富的形态和模式,但 是城镇化过程中的文化构建,却常常被城镇化的速度 和产业发展的效率所湮没。在新型城镇化高速推进的 时代进程中,如何保持文化的传承、文脉的延续和历 史的记忆,是不容回避的文化命题。
一、新型城镇化的文化诉求
新型城镇化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城乡互促共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个性鲜明的城镇化。”其实质是人口和生产要素的集中。在农村人口向城市迁徙的进程中,文化的凝聚力和辐射力是不容忽视的关键性因素。文化能够以无形的意识、无形的观念,深刻影响并作用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灵魂和内在的精神力量,是对城市文明进步的强烈向往和不懈追求,是推动城市文化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先决条件。正是因为文化的觉醒对于一个民族的传承、沿袭和发展具有核心作用和关键意义,新型城镇化对城乡发展过程中文化的传承、文脉的延续和历史的记忆提出了新的使命和要求,如何以文化自觉推动城市化进程,以特色文化资源的市场化与资本化进程驱动特色文化市镇的形成,是新型城镇化必须回答的时代命题。
二、新型城镇化的文化使命
1.关注城市遗产
温斯顿·丘吉尔曾经说过:“人创造建筑,建筑也塑造人”,人类在缔造钢筋水泥的城市的同时也塑造着属于自己的独特文化。城市是人类所创造的最美妙、最高级、最复杂、最深刻、最典型的产物,它展现了人类所有的成就与失败。而每一个城市也因有着历史、地理、人文等诸多因素使自己拥有了一种属于自己的性格与面貌。因为城市,人类的文化遗产得以代代相传。“遗产城市”即是城市在历史长河中记忆的延续、文化的传承。以“遗产城市”的维度规划城市文化产业布局,核心是盘活历史遗存,寻找遗产发展的城市空间,利用遗址营造城市文化境遇。发展文化产业的核心要素就是文化资源,文化资源的形成和发展往往依存于城市的遗产。从这一维度看,遗产城市“是一个由自然与社会、经济与政治、文化与意识结合而成的复杂系统”。城市遗产在一定程度上和文化生产力的发展速率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类注定难以跳出传统的藩篱。城市历史文化遗产首先是一个宝库,它蓄积着可能成为人们依恋对象的历史文化宝藏。历史文化遗产最本质的意义是对人类所做事情的记忆,历史文化遗产正是通过恢复人类过去的记忆而服务于今天和未来的。如果一个城市的文化遗存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无法充分协调,将导致城市文脉的断裂,从而陷入“千城一面”的怪圈,失去城市的个性和特色,那么也就难以成为一个有吸引力和感召力的城市,自然无法有效地与世界展开对话。
文化遗产资源是一个城市最为宝贵、最为独特的文化优势。在“城市遗产”的传承、保护与创新的过程中要“利用文化遗产提供的多种机会,但同时也要尊重遗产的伦理价值。”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不仅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城市文化产业规划重要的元素和构件。以“遗产城市”的笔触发现城市之美,可以更加有效地寻找到城市文化产业开发的文化肌理。以“遗产城市”作为城市传承文化基因、延续历史文脉的出发点和着眼点,不但为新型城镇化进程保留了城市底色,而且提供了城市更新的文化模式。
2.关照城市美学
城市发展的历史表明,工业化“塑造了一个以机械代表自然,物性代替人性的单个、杂乱、不和谐的环境,使得城市环境受到工业废气、废水、噪音、尘烟的污染。因而在世界上出现了改变污秽环境的“自然主义”思潮。于是很多公园式宅园、公园型城市纷纷出现,使得居民生活在环境幽雅的城市景观中。”因此,在经历上个世纪工业化快速发展的国家中,相继诞生了早期的建筑美学、城市景观和城市设计等经典理论。从“异化”理论到“日常生活审美化”,从工具理性反思,到“大众消费”分析,“美学”与时俱进,而“美学城市”则以客观的角度思考城市化进程中经历的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等诸多问题。通过广义的“设计”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城乡共荣的城市化模式,主张都市与田园交融、工业与农业同步,发展有机、有根、有情的“审美城市”。
“美学城市”是对未来城市的一种预见。全球化经济和互联网世界改变了人与人、人与机器的交互方式,网络在改变生产方式的同时,也改变了传播、交通、娱乐等行为,智慧城市正在形成。“美学城市” 还代表一种不带功利性的反思,城市艺术家“闲逛”,是艺术创造的原动力之一。@新型城镇化的过程 本身便是一个美学融入城市、审美方式改变城乡生活 方式的过程,“美学城市”标榜着一种城镇化的发展 理念,标榜着市民与城市在历史文化个性与其走向现代化、国际化过程中的共性、和谐与梦想。以“美学 城市”为文化关照,新型城镇化建设应当更多地融入 审美文化与审美精神,而审美的要素、经验和认知也 将让城市规划和建设更加以人为本。
3.关怀城市公民
城界的消失和城乡统筹一直伴随着城市发展进程,“城市本身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乐和需求的集中;而在乡村里所看到的却是完全相反的 情况,孤立和分散。”城市作为一个“集中性”的人类社会,是在全球文化演绎和世界要素推演过程中,形成的新空间。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正是寻求城乡文化认同,实现公民理想身份,消弭人们心灵距离的过程。关注城市公民的文化境况,本质便是关注城镇空间的发展质量和城镇化的本质诉求。
“治大国若烹小鲜”,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对城市的公共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文化关怀的主体是公民,公民文化的内容包括公民的民主、法制、道德意识、生产、生活、行为、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等, 城镇化不仅仅是城区建筑面积的扩大,基础设施的完备,楼盘的林立等“硬指标”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村民”向“市民”转化过程中的“软实力”问题。新型城镇化不仅要进行户籍制度的改革、财税政策的调整,更要关注文化民生,重视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普适化、大众化,从而以文化关怀驱动城镇化,实现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现代化。
三、新型城镇化的文化路径
1.以根植文化自觉为灵魂
文化自觉是城镇化的根基,是城镇化过程中入的内在精神动力,代表了城镇化过程中的软实力。文化担负着凝聚共识、强化认同、调控秩序、提高素养、重构价值体系的重要使命。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必须以“包容性增长”为前提,必须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同步,必须顺应人民对理想城市和幸福生活的向往,必须注重加强城市公共文化配套建设,注重延续城市文明、提升公民的文化品位、塑造公民文化品格、营造城市文化归属感,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
2.以凝炼文化特色为驱动
新型城镇化的实质是人和生产要素的集中过程。它不仅仅是线性的“破旧立新”的发展过程,更是城市文化价值凝炼的萃取过程和城市文化特色升华的推演过程。美国历史学家、现任纽约库珀联盟艾文·钱尼建筑学院院长安东尼·维德勒教授说过“不应该野蛮地以‘现代化’名义对城市进行重塑,而应以负责任的态度对有价值的城市老建筑加以保护,使其成为城市的亮点。”城镇化进程同样如此。我国地域广阔,地形复杂,民族众多, 文化传承异彩纷呈。无论是在发展经济的方式还是产业培育的模式方面,自然和人文资源禀赋的差异决定了各地无法千篇一律,照搬照套。因此我国城镇化道路必须是一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城镇化之路。以特色文化资源为基础优势,以市场化经济和现代金融手段为杠杆,打造着力于转变产业发展方式,实现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和要素结构优化的特色文化市镇,是推动城市“产城融合”,实现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的重要路径。基于此,注入人文关怀、关注人文精神、融人人文内涵的城镇化,应当以发达的文化产业和配套周全的文化服务为基本要素。
3.以优化城市结构为导向
从当前我国城镇化的现状来看,由于我国尚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第二产业产值比重整体上升且在三种产业中占绝对优势,但是其就业弹性低于产值比重仍然较低的第三产业。显然,这也使得中国目前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还缺乏真正的带动力,对城镇化的拉动作用还不是很大。文化产业具有的调整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拉动城镇就业等方面的特性,恰好弥补了城镇化的问题与不足。其一,以城镇化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将农民从个体生产和经营体制中解放出来,以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分工与合作,有效提高产业效率;其二,以城镇化促进要素结构的优化,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加强城镇化的“软实力”建设,既要为农民提供生活安置和产业转移的地点,更要为农民提供安置的配套环境与配套政策,消除“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迸城”的现象,真正实现“人 的城镇化”;其三,以城镇化促进需求结构的优化,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提高资本、技术、人才的流通效率,以城镇化进程中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为着眼点,以文化自觉为内在精神力量,走因地制宜、各具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城乡互促共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
(来源:《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