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和新闻|6篇文章中国社会科学网首页推送!从中国式现代化的高度开展文化建设!

 

北京京和文旅发展研究院于10月22日召开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文化建设专题理论研讨会”。31位文化旅游领域的资深学者、专家线上云集,第一时间就二十大报告的学习话心得、谈体会。整场会议持续近5个小时,与会专家热烈讨论、金句频出。“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二十大报告中的核心关键词引发了与会专家的热烈讨论。研讨会结束后,京和研究院将部分专家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精彩观点整理成文。近日,中国社会科学网将本次组稿进行了首页推送,这也是京和研究院召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文化建设专题理论研讨会”形成的系列成果之一。

 
 
 
 

中国式现代化为新时代中国文化产业的理论和实践发展开辟新空间

 

范周

北京京和文旅发展研究院院长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高质量发展明确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进一步凸显了发展质量、建设质量强国的全局和长远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是新发展理念指导下的重要考量,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依托。文化产业作为一种以创意性强、产业附加值和融合性高、吸纳劳动力较强的绿色产业,日渐成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支柱性产业。不仅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新思维、新动能,更为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提供文化资源和智力支持。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产业得到长足发展,文化与科技、旅游进入到深层次融合的发展阶段,日渐成为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提出,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为产业发展提出新时代的新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系统论述的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特征,为新时代中国文化产业的理论和实践发展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在理论层面,文化产业理论起源于西方,当今中国文化产业的丰富实践仍未形成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理论体系,值得我们进一步反思。从实践层面,作为一个拥有14亿人口规模的现代化国家,教育、年龄、生活习惯等差异性较高,但人人需要文化精神滋养,需要文化产品消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新阶段必须服务于人民,通过优质的各类型文化作品和多样化的表达手段阐释中国文化精神、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同时,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这就要求必须保证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的双重富裕,必须通过政府、市场等多种手段保障文化资源全民共享的基本权益,同时要注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同时,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这是继党的十七大报告后基于文化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作出的最新要求。“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一方面要总结过去文化产业项目建设的先进经验,另一方面要在新的发展背景下以“大文化”的战略眼光规划建设一批具有创新引领性、典型示范性的项目集群带动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协调发展,带动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高质量发展,特别注重推动文化+农业、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养老等新领域的融合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对文化创新发展提出更高要求

 

李凤亮

南方科技大学党委书记、讲席教授

 

党的二十大报告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核心,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基础、理论开拓、发展方略以及发展部署。进一步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对新时代文化创新提出更高要求,具体体现为“三个更加”。

 

一是要有更加自觉的文化自强意识。文化强国建设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发展目标中的重要方面。大会主题中强调“自信自强、守正创新”,以及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提到的“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都内在地对新时代“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明创新——文化自强”逻辑提出急迫需求。另外,报告中提到的“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同样是文化自强的重要内核。

 

二是要有更加综合的文化创新能力。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报告都提到文化创新能力,党的二十大再次强调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报告高频提到“人民”,从文化的全民性、文化权利和文化创造的角度来讲,全民族的力量要进一步激活,只有这样才能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竭的思想动能。在党的二十大关于文化建设的部署中,无论是对“二为”思想、“双百”方针的坚持,还是对“双创”原则、“三种文化”的强调,其目标都指向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双力提升”。报告还首次提出要“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在这方面,发展新兴文化业态、数字文化产业、引导新型文化消费将成为未来的重点。

 

三是要有更加科学的文化治理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如今,我们面临新的文化环境和文化生态,处于全球化的文化发展环境中。因此需要更进一步推进基于数字化的文化共享,大力发展包括创作、消费、版权保护在内的文化权利,推动基于文化自信、安全、包容的文化开放,以此来进一步释放文化创新创造潜力与活力。

 
 

如何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文化

 

彭锋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我们如何建设一种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新文化?

 

过去一个世纪的文化类型大致有三种,分别为国际文化、世界文化和全球文化。国际文化追求普遍性,世界文化追求多样性,而全球文化追求的是在普遍性当中的多样性。第一,最早的国际化,其实就是欧洲化,是欧洲内部国家之间观念的统一,文化的统一。以国际美学大会为例,1913年Max Dessoir组织在柏林召开的第一届国际美学大会,官方语言是英语、德语和法语,要求所有参会者都要懂三种语言,因此国际美学大会可以说是一种没有语言-文化差异的美学大会,是普遍的美学大会。在崇尚国际化时代的文化建设,采取的方式是取长补短,最终形成统一的、优秀的文化。第二,世界文化意味着多样性(世界范围内的)。以2010年在北京大学召开的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为例,尽管英文官方名称还是国际美学大会,但是以汉语为大会官方语言,不要求与会者懂全部官方语言。可以看出,世界文化不是统一,而是维护多元文化身份,确保文化基因,即民族的就是世界。在崇尚世界化时代的文化建设,采取的方式是维护文化身份,确保文化基因,主张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第三,全球文化追求统一平台上的多样性,互联网文化成为全球文化的典型形式,其最大特点是可以发生关系、形成关联、产生交流。

 

那么,我们今天要发展的文化,是国际文化、世界文化,还是全球文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既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又强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此二者结合后形成的文化不是全球文化,而是人类文化。人类文化一方面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另一方面力求达成共识。与全球化是统一平台基础之上的多样文化不同,人类文化追求的是多样性之上的统一性,其强调统一的意识,并非统一的平台,因此是称之为美学意义上的一种文化。

 
 

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的文化建设

 

黄昌勇

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的命题,对未来一段时期内的文化建设将会产生重大影响。中国式现代化,首先是建立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和世界格局新变化基础上所作出的重要判断。中国式现代化,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也是基于中国国情的特色现代化,在文化建设上必然呈现出新特征。从文化建设的历程上来看,我国文化建设从晚清到近代以来经历了一个重大的转型,从向西方学习到文化自信自强是一个艰难的历程。在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我国的文化建设需要重新思考三个关系,一是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二是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三是东方与西方的关系。

 

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在近代以前,中国自视为世界的中心,是一种“中国中心主义”。但是,自鸦片战争中国的大门被西方列强打开之后,中国的文化从“中国中心主义”转变成“西方中心主义”。值得关注的是,时至今日,西方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对中国的文化、学术和艺术还存在着一定影响。其中,最关键的是文化心态的改变,即从“自大”的文化心态到“崇洋”的心理积淀,这种积淀不仅在人们的日常生活、日常消费之中有所体现,同时表现在中国的学术、文化体系之中。中国与世界的关系问题,本质上最关键的是我们应该如何面对文化多样性的问题。面向世界,必须要保持“去伪存真”的精神,解决文化心态中的盲目性,只有这样才能够增强文化自信。

 

传统与现代的关系。经过五四运动和反传统思潮,长期以来,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问题存在着较多的争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深刻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推进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和重大成就,强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如何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关键是在人文的立场上树立现代意识。特别强调,面向当代、尤其是面向当下技术的介入构成了现代意识的一部分,更需要解决文化先进性的问题。解决好这一问题需要重新认识传统,甚至也可以提出五四时期的优良传统,继而达到增强文化自强的目的。

 

东方与西方的关系。我们往往在面对西方的时候,提到东方文化总是不够自信,甚至会把它作为一个落后的代表。当前,西方世界对中国的或者东方的某种方面的观点,例如神秘、落后、愚昧等都是对东方的一个介入或一种定义。西方对中国的文化艺术的趣味是有选择的,且这个选择不是面向未来的,也不是面向当下的,而是面向过去的。面对当代中国以及在此背景下发展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关键的是要有中国气派、东方风格、民族特色的文化样态。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意蕴与创新表达

 

齐骥

北京京和文旅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是回答了谁的现代化、什么方面的现代化、以什么途径来实现现代化、走什么样的道路等重大问题。从文化角度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于厘清中国式现代化和文化传续、文化发展之间的逻辑关系。

 

  •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本质

 

文化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基础和力量源泉。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是对中国的文化理想,文化价值充满信心,对中国人民的文化生命力、创造力充满信心基础上的现代化。离不开文化的丰富多彩、也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

 

首先,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是基于强大的文化自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文化事业不断发展、文化产业不断繁荣,保障了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提高了社会文明程度,赋能了经济社会发展,提升了文化软实力。其次,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强大的文化自信离不开中华优秀文化的滋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得益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稳定的精神DNA。无论全球发展波云诡谲,无论外来文化如何冲击,外部世界如何动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华民族熟谙“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让中国人民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有底气、有骨气。第三,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依托于文化的创新和创造。从对中华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扬弃、转化创新,文化的创新创造助力中国式现代化。从创新性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阐释核心价值,到创造性应用现代化科技传播中华文明,文化的创新创造把稳中国式现代化的方向盘。

 

所以,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本质,是一场传统与现代的对话,是一场历史与未来的对话,更是一场守正与创新,固本与培元的对话。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深刻洞见。

 
  •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底蕴
 

“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方面都发轫于文化,益于文化的创新与传承,因此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意蕴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引领人类文明进程,推动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二是实施文化强国战略,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三是促进文化发展繁荣,引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四是创新生态文明思想,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五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文化进步、文明创造过程中契合中国国情的道路选择;文化价值的选择和文明形态的创造,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基和灵魂。文化的丰富性、多样性,文化价值的浸润性、渗透性,文化意蕴的持久性、辽阔性,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也更加坚定地表明,每个国家都可以借助文化的力量实现跨越式发展,找到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李国新

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国家现代公共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其中有两条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密切相关。一是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二是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其中特别强调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必须“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还特别指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即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需要注意以下五项重点任务。

 

第一,深化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要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向全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这是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的提质扩面,也是高质量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还是实现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一个内在要求。

 

第二,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品质发展。我们的重点要转移到解决公共文化服务好不好、精不精这样的问题上来。通过大力推动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完善设施体系,通过大力发展品牌化的、分众文化的、沉浸式的、体验式的公共文化服务,来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新需求、新期待。

 

第三,加快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发展。我们国家的公共文化数字化能力和水平,目前整体上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提出了公共文化数字化要跃上新台阶的新要求。未来需要进一步推动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普惠性应用,需要创造出更多的公共文化数字服务的新样态、新形式、新场景,这也是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时代要求。

 

第四,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参与的格局,这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标志。我们需要引导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更广泛地参与到中国文化服务中来,这是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第五,推进公共文化的融合发展。融合发展是共享发展新理念的一个具体体现。公共文化服务的融合发展天地广阔,例如公共文化服务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融合,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融合,与旅游公共服务的融合,以及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之间的功能融合等等,都为公共文化服务扩大覆盖面,提高综合服务效能开辟了广阔空间。

 

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我们需要坚定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自强是自信的基础,自强是自信的底气。所以,建成具有文化强国底气、品质气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就是我们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奋斗目标。

 

图文来自中国社会科学网

审校:祁吟墨 李姝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