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中青年学者文旅经济研讨会演讲实录丨李向民:用文脉研究支撑文旅高质量发展
2023年年底,为促进九龙口当地文旅产业进一步提档升级,九龙口政府邀请李向民教授对该地区开展相关研究。李向民教授认为,当地文旅发展不应囿于自然生态和淮剧非遗这两大概念,否则哪怕有诸如王蒙等文化名人或是《非遗里的中国》等视听节目的宣传助推,也只局限于现代的延续,尚未真正做到“追根溯源”。因此,他联合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财经大学以及南京大学历史学院的研究人员启动“九龙口文脉探源工程”,开展文献研究并进行考古调查。
(图片来源:紫金文创研究院)
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建湖是古射阳湖腹地,九龙口处于咽喉地位。九龙口位于江苏的江淮之间,是古代潟湖的遗存,距今7000年前它曾是海洋的一部分。和太湖的形成相似,该海岸逐渐长出沙洲,沙洲围合起来,逐渐演变成今天的里下河地区。从谭其骧教授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春秋》中呈现的资料可知,邗沟最早的河道是从东北至射阳湖,再从射阳湖向西北至淮安,而非从扬州直接往北至淮安。通过对江苏省地形图进行研究,团队发现,三四千年前古射阳湖位于江淮最低洼,有一支长江水和一支淮河水分别汇入于此,因此便形成了较为特殊的自然河道,该河道也成为吴王夫差开挖邗沟的最主要依据。从吴王夫差开凿邗沟至唐宋时期,邗沟经历了多次改道,这被称为“邗沟十三变”。
(谭其骧教授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春秋》)
研究表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九龙口都是中国南北交通的重要通道和枢纽。目前,李向民教授带领团队研究该地区一个名为沙庄的小岛。沙庄位于射阳湖地区的咽喉部位,北接洋海,西北连淮河,南通扬州和泰州,是整个射阳湖水系的核心要道。便利的交通使得射阳湖地区留下丰富的历史文化名人活动痕迹,除了在此开凿邗沟的吴王夫差之外,还包括秦始皇、刘裕、康熙皇帝等历史人物,同时,该地区也是汤显祖《牡丹亭》的故事发生地。
(图片来源:智绘江苏公众号)
李向民教授及其团队还从方言、考古等多个方面论证九龙口是古代邗沟的重要节点。方言的形成是人口交往迁徙频繁的重要证据。李向民教授及其团队发现江淮方言扬州片基本沿着古邗沟沿岸的城市分布,这就包括今天相距将近一两百公里的扬州和盐城。另外,李向民教授及其团队还通过考古勘探,发现了两个位于九龙口附近的西汉遗址,一个至少可以追溯到唐代的遗址。在这些遗址中还出土了包括城墙的夯土城等大型建筑的遗存。目前,李向民教授及其团队还在对九龙口地区的考古工作做进一步的挖掘。
(图片来源:智绘江苏公众号)
通过以上研究,李向民教授及其团队得出了“九龙口作为古邗沟的重要节点,是大运河历史遗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历史上交通主干线的重要枢纽”的重要结论。因此,团队向国家文物局和当地政府联合提出,希望把九龙口增列为“中国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标志地”。
(图片来源:紫金文创研究院)
最后,李向民教授提出“以文脉传承提升文旅的品质,以当代科技再现历史上水上枢纽的盛况”的文旅愿景。“九龙口文脉探源工程”不仅填补了大运河研究的一项空白,还进步一对大运河文脉、江苏文脉、中国水路交通文化整体溯源形成了重要补充。文脉探源以文化节点串联文化脉络,以文脉传承提升文旅品质,包含着我们的文明自信,体现着我们对文明传承的责任担当,九龙口文脉探源及现下我国开展的一系列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对今后的开展文脉研究及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与突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