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中青年学者文旅经济研讨会演讲实录丨宋瑞:识变与谋变:“十五五”时期旅游发展趋势展望
特别荣幸在几位大家提供了非常广阔的视野的背景下谈一个具体行业的问题。我想跟大家分享两个方面:一是怎么看待即将到来的“十五五”时期旅游所处的国内外发展环境;二是在这样一个环境背景下旅游业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发展趋势。
一、“十五五”时期国内外发展环境
从国际环境来看,有这么五个变化。一是经济增长放缓。全球经济从2008年以后一直是处于低增长阶段,因此在经济研究领域里一直有各种各样的关于长期停滞假说的论证。也就是说,在未来若干年里全球经济低速发展的趋势可能还会持续。二是经济格局调整。从经济体差异来看,不同经济体之间呈现“东升西降、南升北降”的态势。也就是说在不同经济体中,发达经济体占比在降低,从原来的二八开到现在变成四六开的格局。在新兴经济体里面尤为引人注目的,除了中国以外还有印度、东盟等。这跟文化和旅游有密切关系的。三是全球通胀隐忧犹存。全球通胀隐忧在未来还会长期存在。四是全球化潮流发生变化。过去40年里全球化红利正在消退,未来这一段时期里所谓“慢全球化”甚至“逆全球化”的趋势会越来越强。这会体现在经济、贸易、科技以及旅游和文化等方方面面。五是全球旅游格局调整。在此过程中,全球旅游又处于复苏加快和格局调整的过程,欧洲、北美和亚太“三足鼎立”的格局在发生调整,各国旅游排名会发生变化。总之,从国际环境来看,“十四五”期间已经凸显世界百年大变局趋势在“十五五”期间还会范围加大,程度加深,速度加快。从全球治理格局、大国博弈关系、科技革命影响、气候变化挑战,包括疫情消化过程,都会对旅游产生深刻影响。对比“十五五”时期和此前若干五年周期,外部不确定性会更强,外部发展环境趋紧。
从国内环境来看,变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增速放缓。从长期趋势来看,我国经济增长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发展。有关机构预测,从“十四五”到“十五五”,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从5.5%降低到3.6%,未来经济增速会比现在更低。当然,从规模上来看,有国际机构认为我们在2030年会达到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的位置。二是经济结构调整。在三次产业结构中,服务业占比最高,已经超过50%,而未来这个比例还会提高。从各国经济发展长期趋势来看,经济越发达,服务业占比越高。而服务业占据主体的一个必然的结果是经济增速放缓,因为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相比更低。从大家熟悉的三驾马车的角度来看,消费在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里都会占主体地位,也就是说投资和出口的占比会相对减少,而在此过程之中,文化和旅游的增势或者对它的期待很高的。三是区域差距犹存。值得关注的是区域差距还将扩大,城乡差距不管从收入还是消费的角度来看都还没有缩小。四是人口结构调整。刚才各位专家已经谈过了,从人口变化这样一个长期的趋势来看,人口规模和结构都会发生巨大变化,少子化、老龄化趋势会加剧。五是科技革命加速。研究旅游的都知道,在旅游业发展历史上,每次科技革命都推动了旅游方式和旅游形态的变化。总的来说,在“十五五”时期国内外环境会发生剧烈变化,这种变化会给旅游带来深刻而全面的影响,这种影响有的是挑战,有的则是机遇。
(文成百丈漈)
二、“十五五”时期旅游发展趋势
在这种背景下,旅游应该或者已经呈现出什么样一种发展变化的趋势。个人理解,大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旅游的重要性会更加凸显。关注经济的学者们都会知道,在过去改革开放的40多年里,经济有过五次重要的减速或者面临难关的时期,而每一次,旅游都被拿出来作为一个重要的施政政策关注重点。尤其今年5月份召开的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是第一次以党的名义召开的旅游的主题会议,在这次会上习总书记做出的指示里面提到,我们要建设旅游强国。对于旅游强国的重视,是不仅仅体现为把它作为一个经济型的产业,也体现为更加重视它的社会效益和社会功能。在此背景下,旅游发展要有新的定位,即我们发展旅游不仅仅要完善旅游业自身的发展模式、产品、服务质量、管理,更重要的是把它作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是高质量发展是旅游的方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不仅仅是一个口号,需要实现从数量到质量、从规模到结构、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的转变,进行全面转型。在此转型中,旅游领域的方方面面都会发生变化。比如说旅游投资逻辑发生变化,从原来的注重投资规模到更加关注投资的效益,从原来的关注大型的项目到关注小而美,从注重增量到注重存量,从注重投资到注重投建运一体化。再比如旅游行为逻辑发生变化。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普通游客,从游客行为来看,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到一个地方换一种生活场景,像当地人一样生活,这也给我们的城市管理带来一系列的挑战。比如主客之间怎么和谐共处的问题,在活动空间使用的公共设施上怎么才能有适度的混合和必要的分离。再比如,就旅游来说,不管是目的地还是企业,营销逻辑都要发生变化。原来习惯于自塑(给自己打造人设),而现在转向为他塑(即互联网和网民认可的身份才是真正的人设)。
三是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文化和旅游融合还可以找到更多的新的亮点,从博物馆旅游到旅游演艺,这里所列的其中每一个都可以作为文旅融合研究的领域去进行探索。在此过程之中,我们要有一个工作体系和及研究体系。
四是满足居民对消费新的期待。目前旅游已经变成一种刚需,但是对旅游的体验质量、结构完善和文化内涵等都还有提升的空间。
(福建泉州簪花火出圈。图片来源:泉州发布)
五是科技应用新场景。旅游正在为科技提供越来越多应用的新场景,不管是大数据还是AR/VR,还是早上体验的无人驾驶,在旅游的每一个方面环节、每一个流程中、每一个细分行业中,都可以找到应用的场景和应用的未来趋势。在目前的各行业大模型中,文旅行业的渗透率还只有1.5%,换个角度来看,这恰恰证明它未来的前景很大。
六是低碳化是旅游发展的内在要求。也就是说旅游发展要满足双碳目标,要是绿色化的,要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技术渗透到旅游的各个环节。
七是旅游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十五五”期间,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是一个重要目标。大家指导,从改革开放之初,旅游业就是开放的前沿,在“十五五”期间一定会成为开放的新前沿,这方面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关注的研究命题。